1.機房動力環境監控的背景和需求: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機房計算機系統的數量與日俱增,其環境設備也日益增多,機房環境設備(如供配電系統、UPS電源、空調、消防系統、保安系統、漏水檢測系統等)必須時時刻刻為計算機系統提供正常的運行環境。因此,機房動力環境監控尤為重要。
由于機房安全可靠穩定運行的重要性,較大型的信息中心都規劃和增加了動力環境監控系統。但是一些較小的信息中心如小型基站、小型機房等,由于成本和網絡的原因,這些重要的信息中心卻沒有適合的動力環境監控產品和方案,因此信息中心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缺少了有力的保障。
針對以上這種情況,市面上出現了一體化動力環監控系統方案,該方案通過采用智能采集監控服務器為核心,配以一些簡單的外圍傳感器件,為小型機房、動力環境監控應用提供高可靠性、高度適用性、低成本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系統提供信息中心環境的監測、控制、告警、預警等功能,為這些小型信息中心設備的安全運行提供保護,當設備故障時及時通知工作人員,大大提高對故障的快速反應能力。
2.機房動力環境監控的發展階段:
機房發展歷程
伴隨著上世紀中期計算機的產生,機房這一名詞應運而生。我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與之配套的機房也迅速發展著,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時期:
前期機房(1960~1980)
前期的機房是為某臺計算機(大、中、小型機)專門建設的,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完全是在摸索中建設的。它只有降溫措施,但沒有精密的溫度控制,。它采用的是風道送風,穩壓器供電,缺乏對電力干擾(尖峰、浪涌)的防范,也沒有嚴格的除塵措施,它的門還是普通的雙開門,有很大的縫隙,并不是密閉的門,環境極為惡劣。惡劣的環境加上早期計算機的能力較差導致計算機系統穩定工作時間只有幾十分鐘到幾個小時,往往一天就要發生幾次故障,有時候壞1次但卻要修1~2天,可用性極差。
中期機房(1980~1990)
由于計算機系統的產生,出現了專門為計算機系統設計的機房,有了專用的機柜(大、中、小機柜),并且開始逐步制訂標準,包括機房選址、面積等。機房制冷也從集中冷卻到采用恒溫恒濕的專用空調機,機房設計上對防靜電概念的引進和防靜電地板的使用,以及設備方面,UPS的引進和應用。消防系統方面采用自動與半自動的應用,具有大機房面積、寬設備運輸通道,能夠為單個指標進行測試和監控。機房除塵方面采用新風系統和機房正壓防灰塵,所謂機房正壓就是通過一個類似打氣桶的設備向機房內部持續的源源不斷的輸入新鮮、過濾好的空氣,加大機房內部的氣壓,由于機房內外的壓差,使機房內的空氣通過密閉不嚴的窗戶、門等的縫隙向外泄氣,從而達到防塵的效果。這時候的計算機系統能穩定工作幾天,并且已經開始引入模塊化的概念。
后期機房(1990~2000)
IT設備逐漸小型化,服務器逐步成為主體,多臺計算機服務器聯網,網絡設備進行了大量的使用。數據的存儲介質水平逐漸提高,對數據進行了更嚴格的保護,通過許多經驗教訓得到經驗制訂了新的標準,并廣泛使用恒溫恒濕的專用空調。供電系統的完善,采用了大量UPS,對防雷標準也進行了完善,并有了綜合的的監控系統,專門的機房裝修設計。這時候的IT系統穩定工作時間為幾十天,可用性和可靠性均有了大幅提升。但這時候的服務器還是每臺配備一套顯示器鍵盤鼠標,這就大大浪費了資源。
現代機房(21世紀至今)
IT設備進一步小型化,所有設備都進入機架,機架成為機房IT設備的主體。具有更合理的可用性設計,更高的實用性、先進性、靈活可擴展性、可管理性、可維護性,并且設備更加標準化。加強了對數據保存環境的重視,對機房建設進行更加嚴格的監測與監督。IT設備的工作時間基本上是連續的,保持24小時不關機,這時候的系統能夠穩定工作幾個月或者時間更加持久。隨著IT設備的發展,NCPI理念應運而生,并成為未來機房的發展趨勢。
上一條:動力環境集中監控系統的主要技術組成
下一條:天融信助力蘇北網安行業,打造蘇北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基地。 |
返回列表 |